大家都在搜

刘永炜:窑变万千,不变初心



  图1

  如果不了解宋代点茶的方式,很难理解蔡襄所说的“茶色白,宜黑盏”为何茶会白,而且需要用黑盏。

  图2

  “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据考,我国斗茶始于唐代,始创于以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即今天的古城建瓯。

  图3

  建盏,作为黑釉瓷器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窑遗址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的后井村、池中村一带,建瓯市东峰镇及小桥镇等地皆有古窑遗址,因属古建安县(今建瓯)故名建窑。

  图4

  建盏生于“斗茶”,因其凝重浑厚,釉色自然天成,为宋时文人墨客接纳与赞许,撑起宋代皇家及市民文化的兴起。

  图5

  历史所走过的路程总是这样:有弯必有直,有窄必有宽,有坎必有平,有暗必有明。在中华民族走向盛世光明的今天,建盏也迎来了走向复兴的黄金时期。

  图6

  六十年代潭城率先,而后芝城雄起。历以“物产富有,人杰地灵”而闻名的古建州(今建瓯),占天时地利人和,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北苑贡茶不可比肩的技艺高峰孕育和造就出了不同时代各行各业的英才俊杰、技师能手。

  图7

  图8

  刘永炜,建安盏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69年出生于福建建瓯东峰镇,自幼随其祖父学习酱釉色陶缸的成型工艺,过去近三十多年里在原有制瓷工艺的基础上,探索恢复古代建盏的制作技艺。

  图9

  在东峰,他以古为师,常年在古窑址附近进行古瓷片、釉石采样实验。同时,以祖为师,虚心传承长辈留下来的技艺,如今烧制出品相尤佳的乌金、兔毫、油滴等作品呈现“天工”与“人巧”的奇妙邂逅。

  图10

  对于刘永炜而言,从来不关心建盏能卖多少钱,即使生活的不富裕,但他不在乎,他要做的就是专注传统手艺的传承。正如他所说:“百年龙窑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更是守艺。”

  图11

  图12

  他的工坊其说是工坊,实际上也是家,然而就是这样简陋的工坊,他已经坚守了二十余年。他常把自己一人锁在工坊里,系上围裙,手塑泥团,白天修坯,晚上烧盏,让白天赋予的想法,在夜间得以实践。

  图13

  自然不做作的建盏,听起来似乎简单,但这需要用很长时间学习和研究。柴烧的很多东西可控又不可控,比如温度、湿度,甚至摆放的位置和不同的柴等都会对作品产生影响,而每一窑的东西烧出来也是独一无二千姿百态。

  图14

  图15

  在与泥与火朝夕相处中,他被建盏的古朴厚重感动,为了留住传统技艺,他赋予了建盏温度和活的灵魂,生活艰难,匠人之路漫漫,传统的手工艺,揉泥、配釉、烧制,每个步骤对刘永炜而言,都像是修行,但不能放弃的永远是对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图16

  日复一日,耐心打磨,窑变万千,不变初心。工匠的精神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深莫测,如何能让器物激发更多人无理由的喜欢,才是他追求的最终意义。




上一篇:李承闱老师:易都国学研究院院长
下一篇:东家APP打造线上非遗节,探索传统保护新出路
普京对美国科学的长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