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浅谈书法中的--取势



书法的取势,简单说就是上下字和行与列之间的连带、承接与呼应,体现的是书法的气脉,是动感与力量的体现。

所谓势,就是自古书家强调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落笔就是取势的开始。

孙过庭《书谱》中书写用笔给欣赏者的感觉就是落笔取势,在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呼应,无不配摆布字与字之间的章法,但是,刻意的成分多了,就失去了弹性的神韵,一个书家运用轻重缓急不同的韵律来抒发自己情怀,其作品必定会产生一种动态美,就会使观赏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运笔的取势律动不同,产生的变化就会形成浓淡相间,燥润相对,不同的节奏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来,徐缓的运笔律动,能给人一种从容不迫艺术感受,疾速行笔,能给人畅快淋漓,兴奋激昂的艺术享受来

 

 

取势是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对应组合,行与列之间的穿插使其作品充满张力,不是涣散的感觉,取势是一种惯性动作,每个人在运笔中所体现独特习惯,其运笔过程是微妙的运指和运腕力相组合的配合连贯性动作过程

 

 

学习书法只要肯努力,肯用心,持之以恒练习,在书法技巧方面总会取得不俗的成绩,而学习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书法以用笔为上,精妙的用笔是一幅书法作品经得起耐久欣赏,仔细反复品味揣摩的重要因素,数画并施,其形各异,如果横竖相似,上下方整,前后平整那样机械而单调的排列,就势必没有书法取势的结构美感来,姜夔<续书谱>中说: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之精妙也.相传王羲之写点万点异类,再看杨凝式<韭花帖>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几乎找不出形态相同的点画,而这些形态的变化,又都是在笔势的作用下产生的,显得自然,其基本笔调的遒劲婉媚,势笔力的雄强,藏锋的含蓄,露锋的神气,不同的形态变化,都可以给观赏者不同的艺术感受

 

 

取势的动作,也即是书圣王羲之书写时候凝神定气思虑后一刹那的入笔过程,势的作用历来被书家强调,蔡邕<九势>的取势过程,我们可以从孙过庭<书谱>中得到观察和证实,细心体会其微妙之处,对我们学习和临习<书谱>的人是有助益的

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可以去体会,蘸满墨在平缓的运笔中慢行笔,按笔时候会产生重若崩云的效果,突然加速,笔墨会变得非常强劲有力,而且也会变得自然奔放,通过快速行笔使毛笔跟纸的摩擦出现更丰富的层面,突然加速使笔势产生变化,提笔快行时,又会出现轻如蝉翼的变化,运笔轻重、浓淡、燥润、通过速度变化出现的万千景象,孙过庭说“假令众妙攸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用超逸自然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想要创作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做到,心有笔势,笔中有物,故富有质感的点画,其点画不一定光滑,但一定挺拔有力,婀娜凝练不凝滞,练习到自如掌握疾涩的用笔功夫,没长期的临帖日积月累的磨炼就,是达不到这些效果来的

要运用轻重徐疾不同的韵律来抒发书者的情怀,使观看者迸发出遐想,情感上能产生共鸣,运笔取势时候,徐缓的韵律,能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艺术感受,取势疾速,又能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艺术享受

取势笔力的重要性,历代书家都有自己所长,有铁画银钩刚劲有力的书家,有婀娜凝练绵里藏针的书家,不同书家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都会有一定的共性,取势有力度美感,所谓众妙攸归,务必存骨气,南朝著名书法评论家王僧虔说: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惟见笔力惊绝耳.书法艺术,虽然是以文字造型为基础,但是,形的产生是离不开势,自古兵家重形势,文章重气势,书家就重笔势,前人谈书法无不谈到势,可见势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有多重要,在书法作品中,势它代表的是书法作品的筋脉血液,行气,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生辉,行与行之间逐势而追互相映带,整幅作品意气相聚,气贯相连,取势好的书法看似庞大,却像纪律严明的军队,行有度止章法严明,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左右映带上下呼应,结构布局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说,书法势之美,是贯穿整幅作品的一种精神面貌,能否识势,则是品评书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书法作品太过平正则俗而乏味,太过险绝又狂怪,要做到平而不俗,狂而不怪,似乎是书法道路难以追求的高度,很难以达到,孙过庭<书谱>上就说,先求平正,再求险绝,然后复归平正.创作时候,字的大小,长短,宽窄,疏密,既要合乎自然,又要各尽汉字之造型不同参差不齐整的姿态,它必须是在笔势的管束下进行严格的组合,越是险绝的造型,越能体现书者对势的把握能力,一旦超出了重心的平衡,就失去了造险的意义,古人创作自然美贯穿在整个书法作品中,古人点如高峰之坠石,卧勾似长空之初月,横若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戈勾似劲松倒折落挂石涯,折如万钧之弩发,撇似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捺似一波常三过笔,意在笔先,文向思后,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墨淡则伤神,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气宇融和精神洒脱

缺乏笔势笔力,书法作品就无法彰显其美感,正是前贤在自然造化中悟得真谛,才使我们后来者能欣赏和传承这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绵绵不绝

                                                                                                      文/吴淑琳

作者简介:吴淑琳,字:无香 。1968年生,湖北黄冈人,居北京。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学院,现任中国书画家研究会理事,会长助理,东城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城书法研究会会员,北京楹联学会会员,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地书)指导员,曾多次获得全国各类书法大赛奖及北京市第三届“陶然杯”书法大赛奖。

吴淑琳生于书香门第,七岁演习书法,家学甚严,楷书入手,师从二王开始,学颜平原筋之韧性,仿欧阳询骨之瘦硬, 临钟繇魏晋之风范,习赵孟頫结体的宽绰疏朗,心摹手追,潜移默化,渐逮真谛。后苦学隶、草、行、篆,广采众长,汲取墨养,化瘦硬为丰腴,风姿绰然;转枯瘪为雄浑,笔势宽博。笔展女性之柔美,锋藏男儿之恢宏,骨力遒劲,肤脂华润。经年访名山大川,拜高山峻锋,谒大河洪荒。细微观察得书法之神韵,获人生之达观,行走于书法之道,渐行渐远。




上一篇:普瑞基准:生信分析或成肿瘤免疫疗法催化剂
下一篇:传承非遗 创享美好——首届国际非遗交流周(陕西·渭南) 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普京对美国科学的长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