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不食人间烟火天使”的琴声里,藏着跨越罕见病的生命礼赞



  “不食人间烟火天使”的琴声里,藏着跨越罕见病的生命礼赞

  命运的琴弦上,弹出最动人的生命乐章

  2025国际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在首都北京、魔都上海圆满落下帷幕。大赛共吸引来自全国二十多个赛区以及港澳台地区、亚洲多个国家民族的优秀选手齐聚一堂。选手们倾情演绎,深深打动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们。

  当胡曦瑶的指尖在古筝琴弦上跃动,《幻想曲》的旋律淌出时,没人能想到这个眼神清亮的女孩,已与一种名叫“苯丙酮尿症”的罕见病搏斗了十三年。2025年“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大赛的领奖台上,她胸前的特金奖奖牌闪闪发亮,像极了她在“无苯世界”里点亮的生命之光。同时她也是本届国际华乐杯中国区形象大使。

  

 

  从“不食人间烟火”到读懂化验单

  2012年6月的阳光格外炽烈,刚出生的胡曦瑶还没来得及感受妈妈怀抱的温度,就因喂养不耐受被送进儿科医院的保温箱。那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连母乳都难以消化的婴儿,正带着一份特殊的生命密码——她的身体里缺乏一种能代谢苯丙氨酸的酶,而这种氨基酸,恰恰藏在几乎所有常人赖以为生的食物里。

  “妈妈说我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曦瑶歪着头回忆,孩童时的她不懂这句话的重量,只知道别的小朋友举着零食欢呼时,自己的小书包里永远装着特制米饼;幼儿园分享生日蛋糕的日子,她会悄悄跑到走廊数地砖,“不能让妈妈看见我羡慕的眼神呀”。

  刚认字时,别的孩子在背“人之初,性本善”,曦瑶的识字卡上却是“苯丙氨酸”“阿斯巴甜”“蛋白质”这些拗口的词汇。妈妈握着她的小手在包装纸上划重点:“瑶瑶看,有这个字的都不能碰。”如今十三岁的她,能熟练报出零食包装袋上的成分表,像个小医生般严谨:“这个含蛋白质3.2克,超标了。”

  

 

  那些与时间赛跑的瞬间

  命运曾好几次差点偏离轨道。出生第三天本该做的足底血筛查,因住院被错过;出院第八天,若不是社区医生带着筛查单追到家里,这个被忽略的检查可能永远石沉大海。“再晚一点,孩子的智力发育就会不可逆地受损。”当年参与诊疗的医生至今记得,确诊那天,整个科室的医护都为这个51天的婴儿揪心——苯丙酮尿症的治疗黄金期,是以小时计算的。

  此后的十三年里,曦瑶的成长轨迹与医院紧密相连。每月一次的血苯丙氨酸检测,成了雷打不动的约定。她的手指上留下密密麻麻的针孔,却总能在抽血后笑着说我勇敢吧。“医生说,我的数值控制得像教科书。”她骄傲地扬起下巴,仿佛在说一件比得奖状更了不起的事。

  更让家人欣慰的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曦瑶的弟弟健康降生。这个活泼的小男孩如今最爱的游戏,是帮姐姐检查零食:“姐姐,这个没有苯丙氨酸,可以吃!”

  琴声里的感谢与呼唤

  在“华乐杯”决赛现场,曦瑶演奏的《幻想曲》让评委红了眼眶。这首曲子经过她的演绎,旋律里既有平缓的流淌,也有急促的起伏,像极了她与罕见病共处的日子。“想把这首曲子献给所有帮助过我的医生和朋友。”她说着,小手在琴弦上轻轻一挑,余音绕梁。

  如今的曦瑶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妈妈时刻提醒的小不点。她会在同学分享零食时坦然摇头,会认真告诉好奇的小伙伴:“我只是在吃不一样的饭呀。”当全球三亿罕见病患者还在等待光亮时,她用十三年的坚持证明:所谓罕见,只是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领奖台上,曦瑶举起奖牌向台下深深鞠躬。阳光透过礼堂的玻璃窗,在她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那影子里,有医生们匆忙的脚步,有父母彻夜不眠的守护,更有一个女孩在命运的琴弦上,弹出的最动人的生命乐章。

  

 

  

 

  国际华乐杯的宗旨是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高雅音乐艺术文化;促进民族音乐的国际化融合发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大赛广邀四海华乐名家以及海内外的器乐爱好者加盟,集思广益,共襄华乐盛举,通过同台竞艺、交流展演、大师讲坛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古典音乐文化的艺术与魅力!现已成为权威、客观、公正、包容的国际音乐品牌赛事。身处新时代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社会各界一起共同弘扬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器乐发出优美的中国声音,让世界感受中国、读懂中国!

  




上一篇:17岁乐坛新锐连芮闪耀国际乐坛!勇夺勃拉姆斯中国总决赛金奖及最佳人气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普京对美国科学的长期战争